福州中德骨科医院 > 健康知识 > 健康科普 >

痛风有多痛?得过的人才懂

作者:福州骨科医院

  痛风究竟有多痛苦,

  恐怕只有得了痛风的朋友们较懂,

  疼起来就像,这样......

  一、痛风是什么?

  简单的说,痛风,即高尿酸血症的俗称,也就是血液中的尿酸含量高,而尿酸是嘌呤的代谢产物,各种原因导致嘌呤代谢异常时,会出现尿酸产生过多或因尿酸排泄不良,血中尿酸的含量增高引起一系列相关症状。

  二、痛风的表现

  痛风的自然病程可分为四期,即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期、急性期、间歇期、慢性期。

  1、急性痛风性关节炎

  急性者多在夜间突然发病,常于深夜因关节痛而惊醒,疼痛进行性加剧,呈撕裂样、刀割样或咬噬样,难以忍受。多为单关节炎,以踇趾跖趾关节(如图)较为多见,踝、膝、足部其他关节也以及肘、腕、手等也可发病,反复发作可为多关节炎。急性发作时局部红、肿、热、痛,可有渗液,局部活动受限。

  2、间歇发作期

  痛风发作持续数天至数周后可自行缓解以后进入无症状的间歇期,历时数月、数年或十余年后复发,多数患者1年内复发,越发越频,受累关节越来越多,症状持续时间越来越长。受累关节一般从下肢向上肢、从远端小关节向大关节发展,出现指、腕和肘等关节受累。

  3、慢性痛风石病变期

  皮下痛风石和慢性痛风石性关节炎是长期显著的高尿酸血症,大量单钠尿酸盐晶体沉积于皮下、关节滑膜、软骨、骨质及关节周围软组织的结果。临床表现为持续关节肿痛、压痛、畸形及功能障碍。

  

 

  4、肾脏病变

  慢性尿酸盐肾病

  尿酸性尿路结石

  急性尿酸性肾病

  三、痛风的治疗

  一般治疗

  进低嘌呤低能量饮食,保持合理体重,戒酒,多饮水,每日饮水2000ml以上。避免暴食、酗酒、受凉受潮、过度疲劳和精神紧张,穿舒适鞋,防止关节损伤,慎用影响尿酸排泄的药物如某些利尿剂和小剂量阿司匹林等。防治伴发病如高血压、糖尿病和冠心病等。

 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

  卧床休息,抬高患肢,冷敷,疼痛缓解72小时后方可恢复活动。尽早治疗,防止迁延不愈。应及早、足量使用以下药物,见效后逐渐减停。急性发作期不开始降尿酸治疗,已服用降尿酸药物者发作时不需停用,以免引起血尿酸波动,延长发作时间或引起转移性发作。

  (1)非甾体类抗炎药(NSAIDs):非甾体类抗炎药均可有效缓解急性痛风症状。

  (2)秋水仙碱:是治疗急性发作的传统药物。

  (3)糖皮质激素:治疗急性痛风有明显疗效,通常用于不能耐受非甾体类抗炎药和秋水仙碱或肾功能不全者。

  提示:治疗痛风一定要遵医嘱规律用药。

  间歇期和慢性期

  目的是长期有效控制血尿酸水平,防止痛风发作或溶解痛风石。目前临床应用的降尿酸药主要有抑制尿酸生成药和促进尿酸排泄药,均应在急性发作终止至少2周后,从小剂量开始,逐渐加量。

  (1)抑制尿酸生成药: 为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。广泛用于原发性及继发性高尿酸血症,尤其是尿酸产生过多型或不宜使用促尿酸排泄药者。

  (2)促尿酸排泄药 :①丙磺舒;②苯磺唑酮;③苯溴马隆。

  (3)新型降尿酸药

  (4)碱性药物

  提示:治疗痛风一定要遵医嘱规律用药。

  肾脏病变的治疗

  痛风相关的肾脏病变均是降尿酸药物治疗的指征,应选用别嘌醇,同时均应碱化尿液并保持尿量。

  对于尿酸性尿路结石,经过合理的降尿酸治疗,大部分可溶解或自行排出,体积大且固定者可行体外冲击碎石、内镜取石或开放手术取石。

  对于急性尿酸性肾病急危重症,迅速有效地降低急骤升高的血尿酸,除别嘌醇外,也可使用尿酸酶,其他处理同急性肾衰竭。

  四、痛风的护理

  1、 低嘌呤饮食:控制蛋白摄入,多吃蔬菜、水果,多饮水,多食碱性食物,碱化尿液,避免酒精饮料;

  2、避免过度劳累、紧张及剧烈运动、损伤;

  3、减轻体重。

  常见食物含嘌呤情况:

  含极大量嘌呤的食物:羊心、胰、浓缩肉汁、肉脯、鲱鱼、沙丁鱼和酵母等;

  含大量嘌呤的食物:鹅肉、牛肉、肝、肾、扇贝肉、鸽肉、野鸡、大马哈鱼、凤尾鱼、鲑鱼和鲭鱼等;

  含中等量嘌呤的食物:荤食:鸡肉、鸭肉、猪肉、火腿、牛排、兔肉、脑、内脏(胃和肠)、牡蛎肉、虾和大比目鱼,及酸苹果、菜豆(肾形豆)、小扁豆、蘑菇或菌类食品、豆制品、青豆、豌豆、菠菜和花生等;

  低嘌呤食物:茶、咖啡、果汁、汽水等饮料,玉米粥、面条、空心面、面包等谷类,除以上提到的含中等量嘌呤蔬菜以外的各种蔬菜水果及坚果,蛋类、乳制品、奶油制品、黄油、巧克力等。

  治疗痛风?

  控制饮食很重要,

  再好吃也要管住嘴!

点击查看全文
<< 点击咨询中德骨科医院在线专家 >>

相关阅读

咨询热线:0591-86251881
医院地址:福州市六一北路171号

网站备案号:闽ICP备16013431号-1

(闽-榕)医广【2024】第01-25-03号

声明:网站部分内容及图片源自网络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,文章不做诊疗依据,详情以面诊后为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