福州中德骨科医院 > 创伤 > 骨折 >

陈旧性椎体骨折骨不连(kummell病)两次微创给我们诊疗理念的思考!

作者:福州骨科医院

  Kummell病,又称陈旧性椎体骨折骨不连,是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中较少见的一种类型。1895年,德国医生Kummell首次报道,其特点为:患者曾有轻微外伤史,数月或数周后疼痛消失,但数月或数年后症状复发、加重并出现脊柱后凸畸形,常常发生在患有骨质疏松的患者身上,尤其是老年人。Kummell病影像显示椎体骨折骨不连,椎体间出现裂隙征、真空征或积液征,动力影像显示动力性不稳,病人临床上会出现明显疼痛和功能障碍,站立行走、翻身起立困难,平卧不动而缓解。下面的病例非常符合Kummell病的临床特点,不同点病人病椎相对应的椎管内出现积液征,这在临床上还是第一次见到,同时病人合并其他椎体多发压缩性骨折,确定责任椎需要下点功夫,且这病人第一次住院病椎经PVP及网袋技术症状完全消失,一月后再次发病,是病椎再骨折?还是临椎骨折?还是有其他原因?值得我们思考!

  病例资料:

  患者女74岁,腰痛伴活动受限1月余,加重10天。病人于5月前弯腰抬重物时感腰部疼痛,当时疼痛可以忍受,休息后逐渐缓解,一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再次出现腰部疼痛,并逐渐加重,床上翻身体位变动时腰痛加重,咳嗽、打喷嚏、用力排便时腰痛加重,负重行走困难。10天前上述症状进一步加重,身体稍一体位变动疼痛剧烈,无法忍受,VAS10分,双下肢活动正常,大便干燥,小便稍频数,无发热、盗汗等症状。查体:病人强迫卧位,稍一体位变动病人痛苦不堪,分别以L4和L1棘间为中心高度敏感深叩击痛(+),L1更甚,局部皮肤无皮损、压疮,双下肢活动因腰部疼痛受限,远端肌力正常,皮肤感觉正常,双下肢末梢血运正常,鞍区触痛觉正常,提肛正常,提肛反射未引出,膝反射对称,跟腱反射对称减弱,Babinski征阴性。既往高血压病、冠心病病史。

  结合临床影像分析



  1、T11L4椎体均压缩燕尾样改变,需确定是否为责任椎?谁为责任椎体?

  细观察MRIT11椎体上下软骨终板间松质骨呈长T短T2信号改变,为脂肪沉积的黄骨髓影像特点考虑陈旧椎体压缩骨折,而L4椎体塌陷间松质骨为长T1长T2改变,为骨髓水肿信号,考虑为陈旧椎体再骨折,结合查体证实L4棘突为中心敏感深叩痛,因T11椎体与L1临近,经反复检查验证确定以T11棘突为中心无明显深叩痛,确定L4为责任病椎;

  2、L1椎体整体高度稍下降,病人MRI显示上下软骨终板及临近间盘完整,椎体内真空征、积液征,其余为水肿信号改变,且椎管内硬膜囊前方条状长T2等T1信号改变,为椎管内硬膜外积液,(在骨质疏松症陈旧压缩骨质及Kummell病中少见)病人且血沉40mm/h,是否能排除感染?

  进一步CT检查显示



  椎体间骨折离断,前方张开,真空征,裂隙征,骨折界面不规矩骨硬化,无溶骨性破坏,上下软骨终板完成,临近间盘形态完整。与感染不符,查体以L1为棘突为中心高度敏感深叩痛。

  根据病史、体征及影像分析。

  诊断:1、腰1椎体陈旧性骨折骨不连(Kummell病)

  2、L4椎体压缩性骨折(责任病椎)

  3、椎管内硬膜外积液

  4、重度骨质疏松症

  手术方式:L1网袋椎体成形术L4椎体成形术。

  术中操作

  术前患椎CT轴位经椎弓根层面单针法路径设计

  L1、L4单针入路法定位

  术中L1、L4单针入路法穿刺到位正侧位显示

  术中L4椎体推注骨水泥4ml

  L1网袋椎体成形术,术中椎体骨折腔扩张器“米”字形扩张;

  术后复查影像情况

  术后影像显示骨水泥分布良好,椎体高度分别得到不同恢复,骨水泥没有出现渗漏现象。

  术后第二天患者可自主起床和下床行走,原疼痛基本消失。

  病人再次来诊

  腰椎PVP术后一个月腰背部疼痛卧起床困难3日,病人出院一个月来原疼痛消失,正常生活,偶有腰骶部酸困,3天前无明显诱因再次出现腰背部疼痛翻身起床困难,起床后可正常站立行走,弯腰疼痛受限。查体:病人床上可以翻身,但起床、卧床疼痛明显受限,腰前屈受限,L4无明显深部叩击痛,L1轻叩痛。

  复查影像情况

  根据病史、查体及影像分析排除伤椎再骨折或临椎骨折;

  根据症状神经定位,解剖力学功能链理论生物力学分析定位,静力链链节损伤导致的力学失衡通过动力链补偿调节继发损伤,进一步查体L3,L4多裂肌止点区高度敏感压痛,竖脊肌腱板起点起点区(胸髂肋肌部)更多敏感压痛。

  诊断:椎管外腰骶部软组织继发性损伤

  定责:脊神经后支源性伤害感受性疼痛

  定位:L3L4腰多裂肌止点区、竖棘肌腱板起点区

  定性:抗损伤修复慢性急性发作,以慢性无菌炎症为主

  定量:动力链起止点区损伤为主

  定式:针刀软组织微创松解力学布点术式化松解

  定法:多裂肌、竖脊肌腱板术式化针刀微创松解

  术后:患者疼痛明显减轻,可以自主翻身,躺卧起床活动自如,三天后出院,病人进一步随访中。

  此留给我们的思考

  1.kummell病椎管内积液还是第一次见到,病人且血沉快,需要与脊柱感染引发椎管内脓肿鉴别,根据病史及影像分析鉴别排除;

  2.骨质疏松性多发椎体骨折责任椎体定位需要MRI结合临床来明确;

  3.网袋椎体成形技术使填充骨水泥界面形成狼牙效应,防止应力遮挡界面骨质吸收骨水泥移位较pkp技术更有优势,特别针对Kummell病;

  4.值得注意的是这病人再次入院临床表现很容易被误诊断为再次骨折!

  5.在以往脊柱源性疼痛分清椎管内外的基础上,进行了扩展和细化;

  6.我们针对脊柱源性疼痛诊疗提出分清椎管内外精准诊断,靶向治疗椎管内外兼顾,节链统筹筋骨病重防止结合的诊疗理念,并将椎管内扩展至整个(骨盆带脊柱链)静力链部分,这病人诊疗体现这一理念的具体应用;

  7.疼痛源精准诊断以神经学为线索、以生物力学为主线分清椎管内外精准诊断,定责、定位、定性、定量、定式、定法,影像引导靶向治疗内外兼顾;节链统筹筋骨并重防治结合的诊疗思路;

点击查看全文
<< 点击咨询中德骨科医院在线专家 >>

相关阅读

咨询热线:0591-86251881
医院地址:福州市六一北路171号

网站备案号:闽ICP备16013431号-1

(闽-榕)医广【2024】第01-25-03号

声明:网站部分内容及图片源自网络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,文章不做诊疗依据,详情以面诊后为准!